綿陽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疾病診療:內外科融合 守護心健康
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約2.9億人,且呈年輕化發病趨勢。這類兼具久、急、兇的疾病,對專業醫療科室提出了“進可攻”、“退可守”的雙重要求。綿陽市中醫醫院對心血管疾病的內外科治療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為特色,既有功底深厚的中醫中藥治療手段,又有技術領先的現代醫學技術,可謂是“左右護法”攻守兼備,也被心血管疾病患者視為“救心人”。
中西結合助力患者獲生機
兩年前,95歲的廖婆婆出現胸悶、氣緊等癥狀,在當地治療效果不理想后轉院到綿陽市中醫醫院。到院時廖奶奶的體重僅有60多斤。
誰知剛入院不久,老人突發心肌梗死,情況十分危急?!拔覀儥z查發現她的三支血管嚴重阻塞,當務之急是要打通堵塞的血管,才能保持心臟功能的完好?!?a href="http://www.518cv.com/depart_xxgbk/"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心血管病科主任劉忠貴在掌握了準確情況的第一時間,迅速安排開啟綠色通道,并緊急實施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經過合力救治,患者堵塞的血管被打通,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剛平靜了沒幾天,廖婆婆又出現了新情況——感染。原來,廖婆婆在來院之前已使用抗生素多日,這導致了她的胃腸菌群嚴重失調。經過中醫辨證,專家又為廖婆婆開出了口服中藥對癥治療,并結合熱奄包、艾灸、穴位敷貼等中醫外治方法進行全面調理,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廖婆婆再一次轉危為安,直至康復出院。
“傳統中醫中藥在治療心血管疾病上有著獨到之處,如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壓等。”劉忠貴主任表示,中醫藥特色優勢強有力地支撐保障了治療效果,更是為像廖婆婆這樣的特殊患者提供了重要的生存機遇。
介入治療“開辟”健康新路徑
“微創”是現代醫學診療發展的趨勢,介入治療以其微創、安全有效等特點在臨床診療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器官結構和功能,為患者在保障健康的同時保持“原裝”生活。
房顫,即心房顫動,作為最常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其患者發生腦卒中的幾率較普通人高出5倍。長期以來,該類患者主要通過服用抗凝藥物和射頻消融兩種方式進行治療。
“但有的房顫患者并不適合服用抗凝藥物,因其具有不良反應較大、可導致顱內出血等風險。同時,射頻消融對慢性、永久性房顫治療成功率相對較低且易復發?!?a href="http://www.518cv.com/doctor/2018/pnel2JbK.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劉忠貴主任說,鑒于此,科室與時俱進,緊盯國際、國內前沿技術,開展了“左心耳封堵術”,從源頭上來解決房顫致腦卒中的問題。
1年前,70多歲的患者王某某長期患有高血壓、心衰并伴有房顫,服用抗凝藥物效果不理想,身上開始出現瘀斑,伴有出血癥狀,便來到綿陽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科就醫。專家會診后結合患者實際病情和年齡因素,為了避免房顫的復發,為其制定了“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術”的“一站式”治療方案。手術由劉忠貴主任親自實施。術后患者終于恢復了正常心律,也消除了血栓的隱患。
作為一個出血量極小的微創操作,左心耳封堵手術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無須行開胸手術,3毫米左右的導管經皮穿刺,通過房間隔將封堵器裝置送入左心耳開口部位,隔離了左心房與左心耳的內腔,達到防止左心耳血栓脫落而引起中風的目的。
綿陽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科是四川省級重點???,轄胸痛中心、房顫中心、心電中心、心導管室、CCU、中醫綜合治療室,多年發展煉就了一支基礎理論扎實、臨床經驗豐富的中西醫結合專業技術隊伍。能常規開展冠狀動脈造影術、冠脈支架植入術、心臟臨時及永久起搏器植入、射頻消融術、冠脈旋磨術等先進技術,為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有力保障。
外科手術迎來發展里程碑
4月17日,綿陽市中醫醫院迎來了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醫院心胸外科在手術室、麻醉科、重癥監護室、心血管病科、超聲醫學科、檢驗科等團隊的大力協助下,成功完成了3例體外循環下心臟直視手術,讓三名心臟疾病患者獲得了新生。
準備:細致入微
眾所周知,心臟外科手術技術要求高、手術風險大,同時具有位置較深、暴露困難、過程復雜、操作精細等特點,所以心臟外科手術曾經是難以觸及的禁區。
體外循環下心臟直視手術是通過灌注心肌停跳液讓心臟停止跳動,在人工心肺機代替心臟和肺的功能,實現全身器官血液灌流和氧氣交換的基礎上完成的心臟外科手術。整個過程對人體內環境的監護和精準調控,心肌和重要臟器的保護水平都要求非常嚴格,需要手術醫生、麻醉醫生、體外循環醫生、器械護士等緊密協作,同時在術前、術中、術后都需要多個學科全程參與。這不僅考驗的是團隊協作的技術水平,還是一家醫院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
早在半個月之前,醫院黨委書記任清良、院長趙平武即對此次手術的開展進行了詳細的部署與安排,并作出“舉全力攻堅,確?;颊甙踩褪中g成功”的指示;業務副院長張明多次牽頭召開了相關部門協調會,全力以赴為手術順利開展做好充分準備。
4月15日,一場由院長趙平武、副院長張明親自主持,醫務科、護理部、醫學裝備部、手術室、麻醉科、超聲醫學科、重癥監護室、心血管病科及檢驗科共同參加的術前討論會召開。會上,各科室專家結合三名患者的病史和各項檢查資料,根據各自專業要求,進行了認真討論交流。大到每位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的疑點、難點、風險的分析和預判,設施設備的到位情況,小到水電線路檢修、患者術后病房調配等都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和安排。
為確保手術萬無一失,讓患者及家屬更加放心,醫院邀請了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黃克力教授手術團隊到場坐陣指導。
奮戰:全力以赴
一切準備就緒。
4月17日早上8點,各崗位醫護人員迅速到位,手術準時開始,按照既定方案依次為1例35歲先心病房間隔繼發孔篩狀缺損上腔型、1例5歲4月先心病室間隔膜部瘤樣大缺損、1例53歲主動瓣毀損重度關閉不全患者(術前并有冠心病及慢性腎小球腎炎)分別行先心病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先心病室間隔缺損修補術和主動脈瓣人工機械瓣置換術。手術由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黃克力教授、劉勝中教授和綿陽市中醫醫院心胸外科首席專家何樹松主任醫師、主任劉驚濤主任醫師共同完成。術中,在麻醉醫生、手術醫生、轉機醫生和手術護士的密切配合下,由人工心肺機替代患者的心臟和肺進行全身各臟器的供血供氧,同時提供無血手術野,主刀醫生精準地對心臟進行“整修”。
在以楊蕾主任、熊銳護士長為首的手麻團隊高效默契配合下,晚上19點,最后一臺手術結束。三名患者的心臟問題均得以徹底解決!在轉運呼吸機和監護儀的連續監測下送到ICU由專業的心臟重癥監護團隊進行術后的監護處理,心臟手術快速康復理念得到全程運用。在醫護團隊的精心照護下,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正常,術后6小時均能經口進食營養。
得知手術成功的消息,患者的家屬也都如釋重負,“從術前、術中、到術后都能感受到這家醫院醫護人員高度的責任感和專業水平,當天他們從早上一直忙到深夜,醫護團隊還輪流在重癥監護室值守,真的太讓我們感動了?!痹?a href="http://www.518cv.com/depart_xiong/"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心胸外科病房里,患者家屬談到這些天在綿陽市中醫醫院的就醫感受,感動的熱淚盈眶。
11個小時的奮戰和堅守,換來了三名患者的健康和三個家庭的幸福。整個過程中,黃克力教授團隊全程參與并悉心指導,同時也對綿陽市中醫醫院的技術水平、服務能力、硬件設施等綜合實力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
發展:精益求精
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約占各種先天畸形的28%。在人胚胎發育時期(懷孕初期一個月內),由于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結構異常,或出生后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心臟疾病。主要表現為:心功能不全,紫紺以及發育不良等。除個別小的房間缺損在1歲前有自愈的機會,絕大多數需手術治療。
“MDT多學科聯合診療”是這些年醫院發展的高頻詞之一。此次體外循環心臟直視手術的成功開展,也正是對這一醫療模式的深刻體現,為心臟疾病患者的救治筑起了一方堅實的平臺。
“如今的綿陽市中醫醫院,按照‘一切為了病人,為了一切病人’的辦院宗旨,全面提升中西醫結合診療技術。不僅中醫特色突出,而且西醫技術過硬。特別是在外科,一些先進的、高水平的技術更能說明這一點?!本d陽市中醫醫院院長趙平武頗有感慨說。
隨著理念的不斷更新、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才的不斷培養,綿陽市中醫醫院心胸外科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手段診治疾病,除了開展常規心胸外科手術外,在微創技術上也取得了很好的發展,目前已開展胸腔鏡下及小切口下“食管癌根治術、肺癌根治術、食管良性腫瘤切除術、肺段切除術、肺葉切除術、縱隔腫瘤切除術、賁門肌層切開術”等高難度微創手術。
可以預見,醫院在“MDT多學科聯合診療”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良好格局下,必將能在心臟疾病救治領域闖出一條最優發展路徑。同時也將為更多心臟疾病患者提供更加專業、精準、權威的治療,讓綿州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全方位、全周期的優質醫療服務。